【网络中国节·元宵】景颇族“目瑙纵歌节”

  目瑙纵歌,是景颇族传统的盛大节日,源于创世英雄宁贯娃的传说:很久以前,只有太阳的子女会跳目瑙纵歌。有一次,太阳鬼邀请地球上的万物去参加目瑙纵歌盛会。太阳宫的盛会结束后,鸟类便返回地球,途中,它们见果林中硕果累累,就高兴地跳起在太阳宫跳过的舞蹈。景颇族的祖先宁贯娃听到鸟类跳目瑙纵歌的消息,便赶去观赏。他被目瑙纵歌所陶醉,于是向鸟类学跳此舞。从此,天上的目瑙纵歌就移植到人间。不久,他在“木转省腊崩”(今青海一带)的日月山下举行了首次目瑙纵歌盛会。  

      过去,景颇支称其为“目瑙”,载瓦等支则叫“纵歌”,均为大伙跳舞之意。举办庆祝胜利、五谷丰收、迎接贵宾、纪念重要节日或嫁娶喜事等都举行目瑙纵歌。盛大的目瑙纵歌一般都选定在农历正月中旬,为期3至7天。为便于组织节日活动,1983年4月9日德宏州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决定,每年正月十五、十六日为景颇族目瑙纵歌节。节日里,景颇族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盛装,一早便结队汇集到目瑙纵歌广场进行欢庆。目瑙纵歌由两位德高望重的“瑙双”领头。瑙双头戴犀鸟嘴和孔雀帽,手中挥舞长刀,边歌边舞。舞场中央竖立有高大的“目瑙示栋”标志,上刻目瑙纵歌的路线,人们围着“目瑙示栋”尽情歌舞,参舞者少至数百人,多至上万人,故有“万人舞”之称。目瑙纵歌从早跳到晚,通宵达旦,颇为壮观,称得上集体舞蹈之最。1950年前,目瑙纵歌是景颇族区域内较大的祭祀活动,是祭祀最大的天鬼“木代”而举行的隆重仪式。1985年后,目瑙纵歌节成了广交朋友,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和加强民族团结的盛会。


来源:德宏网

编发:张雯颖

复审:张钰雯

审核:黄奇   伏玉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