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29日
由《生物多样性公约》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
云南省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
中共德宏州委、州人民政府承办的
“COP15 春城之邀”
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德宏州新闻发布会
将在昆明海埂会堂举行
中共德宏州委常委、州人民政府副州长王伟担任本次发布会主发布,中山大学生态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、《中国鸟类手册》主编刘阳将作为联合发布人到现场回答记者提问。
发布会前,中山大学生态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、《中国鸟类手册》主编刘阳;中国著名自然生态摄影师、美丽德宏宣传大使、《德宏手绘飞鸟集》主创孙晓宏;云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、云南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、《犀鸟启示录》作家张庆国进行现场签名赠书。
活动现场还展示了
双角犀鸟、天行长臂猿、滇藏榄等
德宏旗舰动植物种
标本(自然死亡)和苗木
以及胡蜂繁养育
系列科研成果等
“德宏”是傣语
意为“怒江下游的地方”
这里,山川秀丽,景色宜人
全州海拔大部分海拔在800-1600米
年平均气温均在18.4℃-20.3℃之间
森林面积76.85万公顷
森林覆盖率达71.84%
德宏
是我国野生动植物资源富集
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之一
独特的立体气候和地貌组合
孕育了丰富的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
被誉为中国“亚马逊”
“植物王国”“物种基因库”
是镶嵌在祖国西南边陲的
一颗璀璨绿色明珠
德宏是天造物种基因库
德宏记录有陆生和水生
脊椎动物1000种
占全国总数的12.66%
每10种陆生和水生动物
就有一种可见于德宏
德宏记录鸟类716种,占了全中国的50%左右
德宏有国家级保护动物215种,其中,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48种,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167种。
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——五种犀鸟全中国只有在德宏能观测到,菲氏叶猴全国最大种群在德宏;
我国境内首次在野外拍摄到的灰腹角雉在德宏;
国家Ⅰ级保护动物黑颈鹤最南记录点在德宏;
唯一一种由中国科学家命名的类人猿——天行长臂猿(高黎贡白眉长臂猿)在德宏;
线尾燕、花冠皱盔犀鸟、斑翅惊鸟、大长嘴地鸫等鸟种第一次在中国的正式记录点在德宏;
棕颈犀鸟时隔30年后现身德宏;
黑腹燕鸥时隔60年后现身德宏。
德宏发现高等植物6046种
占全国总数的22.3%
在全国范围内
每5种高等植物
就有一种可见于德宏
德宏有8个植被类型、18个植被亚型、47个群系、61个群落,是我国森林资源宝库的黄金十字带。
孕育了雨林、季雨林、常绿阔叶林、落叶阔叶林、稀树灌木草丛、灌丛、竹林、草甸等植被类型。
分布有我国纬度最北、面积最大的以阿萨姆桫椤双、东京龙脑香为代表的龙脑香热带雨林。
分布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98种,有萼翅藤、东京龙脑香、红豆杉等7种国家Ⅰ级保护植物;
有鹿角蕨、滇桐、桫椤等国家Ⅱ级保护植物91种。
有密毛兜兰、盈江羽唇兰等特有植物39种。
双角犀鸟 资料图
在德宏,绿水青山正在变为金山银山
近年来,德宏州空气质量持续好转,芒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从全省末位提升到全省前列;纳入国家、省考核的地表水断面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;化肥农药使用持续减量。
德宏孔雀湖
城镇面山损毁植被得到有效恢复,5年累计实施退耕还林3000亩,开展营造林68万亩,义务植树887万株。
生态保护红线面积、耕地保有量、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等指标超额完成省下达任务,重要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。
铜壁关自然保护区升级工作有序推进,90%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得到了系统保护,双角犀鸟、花冠皱盔犀鸟、菲氏叶猴、高黎贡白眉长臂猿等物种数量和藤枣、萼翅藤、大叶风吹楠等植物种群明显增加,5年共发现13个植物新物种。
5年累计淘汰落后产能16万吨标煤,德宏州万元GDP能耗预计累计下降18.3%,全面淘汰了黄标车,加大清洁、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。
石梯村
累计建成35个省级生态文明乡镇、334个州级生态文明村,陇川县获得云南省级生态文明县称号。
盈江县石梯村通过落实生态保护,实现从砍树人到护林人,从狩猎人到护鸟人,从贫困户到鸟导游的生态巨变。
美丽的大盈江沙洲上,成了河燕鸥的乐园
河燕鸥抢救守护行动案例成为生态保护典范;“石梯生态发展经验”成功入选“美丽中国,我是行动者”十佳公众参与典型案例。
德宏正努力讲好生态故事 传播中国文化
近年来,德宏州先后与美、英、缅等国媒体单位合作拍摄《共饮一江水》《未至之境·秘密丛林》《天行情歌》等自然纪录片,其中《未至之境·秘密丛林》被翻译成43种语言在172个国家播放,在全球27个中国文化交流中心以及国内教育学术机构和博物馆内展播,全球覆盖人群超5亿。《天行情歌》入选联合国“世界野生动植物日”国际摄影展决赛。
组织创作的《犀鸟》《德宏》等精品曲目,作为云南省2021年春节“中华文化走出去”重点推荐曲目在全网宣推。
组织编撰了中国首本鸟类AR丛书《德宏手绘飞鸟集》,实施了“自然影像中国 美丽生态德宏”摄影年项目,是全国唯一以地州为单位开展的生态科考项目。
用中、英、日、缅、老挝五种语言在40余家中外媒体平台讲述《云南菲氏叶猴种群添新丁11只猴宝宝迎新年》《 “护鸟”就是护住“金饭碗”—云南石梯村生态脱贫经》等故事,总阅读量超4亿。
在脸书、推特、优兔等境外社交媒体平台开设【万物生长万物和谐】专栏,在缅文《吉样》杂志、缅甸《金凤凰》中文报、缅文《胞波》报等媒体刊发中、缅双语文章(帖子)3w余条,讲述“生态文明: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”的故事。
来源:云报客户端
推送:张雯颖
复审:
审核:岳三旺 李琪霞